本港2026年需逾4.6萬資助長者宿位 羅致光:減宿位短缺有一定難度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1/20 14:16

分享:

分享:

(擷自勞福局局長網誌)

本港人口急速老化,勞福局長羅致光撰寫網誌表示,本港至2026年需逾4.6萬個資助長者宿位,惟計及新落成資助宿位等數目,屆時仍欠6000至7000個,相當於60至70間安老院;港府今年將推第二期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,惟建院舍需時,認為減低2026年的宿位短缺有一定難度。

羅致光於網誌表示不少工作需時,安老服務規劃比率衍生的實質服務單位,將會於2031年後出現,而2031年之後的20、30年,才是真正高齡海嘯,亦是今天重寫規劃標準產生作用之時。他解釋,按去年重新制定的安老服務規劃比例推算,本港於2026年將需約46200個資助長者宿位。

羅指,政府在去年底提供了27000多個資助宿位,而現時計劃興建中的資助安老院舍,將提供約2200多個資助宿位,加上在2018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在未來5年會增加買位5000個,但預料2026/27年度,香港仍欠11567個資助宿位。

他表示,政府可透過第一期「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」,讓非政府機構就其擁有的土地發展或重建,提供多元化的津助及自負盈虧服務,當中包括安老院舍宿位,如可落實有關建議,預料可提供4500或5300多個資助宿位。連同有關計劃,換言之至2026/27年度,仍欠6000至7000個,相當於60至70間安老院,政府仍要覓地興建院舍。

羅致光直言,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第二期「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」,興建包括安老院在內的設施,但預計最少要7、8年興建,對減低2026年的宿位短缺有一定難度。